第七届海峡百姓论坛在武夷山会展中心举行收藏艺术报—中国书画名家作品网上交流,名家字画,中国书画,书画资讯,名家视频,书画名家,书画展厅,扇载翰墨,名作鉴赏,名家专栏,书画论坛,书画讲堂,书画故事,个人网展,拍卖资讯,名家专访,画廊推荐,书画评论,书画博客最新书画资讯,研究鉴赏收藏,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刘大为,刘文西,孙伯翔,方增先,沃兴华,萧云儒,江淳,古玩,古董,蒋为民,李德西,林岫,张省,肖峰,张惠臣,张希和,博物馆,古玩城,为中国书画名家提供展示平台的专业网站。
欢迎来到《收藏艺术报网》--文化交流汇高朋集思广益 艺术展示迎雅士博古通今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电子报刊
网站首页  |  焦点新闻  |  视频访谈  |  名家列表  |  在线展厅  |  收藏鉴赏  |  推荐名家  |  文物古迹  |  诗词歌赋
盆景奇石  |  良水之源  |  名家网展  |  艺术评论  |  名家专访  |  画廊藏馆  |  书画鉴赏  |  关于我们  |  海西文化
诚徵灵化
焦点收藏 | 专题报道 | 藏珍鉴宝 | 企业文化 | 弘农杨氏 | 圣王文化 |
您的位置:首页 > 弘农杨氏 > 正文
第七届海峡百姓论坛在武夷山会展中心举行
发布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5-04-23 16:58:44 阅读:166080次 来源:收藏艺术报网 双击自动滚屏
第七届海峡百姓论坛在武夷山会展中心举行   
    本报讯(杨子艺)6月16日早上九时,由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南平市人民政府,武夷山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海峡百姓论坛”,在武夷山京闽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福建省海外联谊会会长雷春美致欢迎辞,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林智敏,全国台联党组书记梁国扬,台湾两岸关系促进会理事长郑昭明,南平市委书记庄稼汉,还有来自两岸三地的名人政要与专家分別致辞!
    应邀参加本次活动来自两岸三地专家学者与50多个姓氏宗亲代表共1200多人欢聚一堂。其中,大陆宗亲代表500多人,台湾宗亲代表600多人。并举行两岸杨氏文化论坛与对接,书法家杨永让方家,江月会长,传民院长,畅帆館长,仁盛秘书长为本次活动题词!中央统战部信息中心网络管理部主任杨得志应邀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主题:复兴中华文化,弘扬家国情怀,同心同圆中国梦。深入研究两岸姓氏渊源关系,充分利用武夷山朱子文化与三杨文化精神等资源优势,着力挖掘两岸姓氏文化,家国文化之内涵与精髓,通过论坛活动的举办,持续深化两岸五缘文化之对接,扩大并深化两岸间基层百姓的姓氏交流,加強中华民族凝聚力,落实并弘扬“两岸一家人”理论,维护及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为促进两岸和平共识与伟大复兴,共圆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福建省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福建省海外联谊会会长雷春美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海峡百姓论坛凸显了“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主题。闽台姓氏的传承,真实反映了两岸同胞本是同根生、两岸一家亲的客观事实。海峡百姓论坛是由两岸民众共同打造,旨在促进两岸姓氏文化交流和深化闽台宗亲联谊的重要平台,8年来的成功实践为扩展两岸民间人文交流的空间和渠道,拉近两岸民众心灵距离,增加两岸同胞情谊,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
   “顺天时,得地利,因人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林智敏用这简单的三句话道出了海峡百姓论坛红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期待的原因。她还指出,海峡百姓论坛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潮中营运而生不断成长,并扎根于闽台,续写闽台华章,辐射两岸广聚各方聚源,涉姓氏源流,走寻根之路,顺民意、聚民智、汇民心,始终坚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通过传播千年积淀的姓氏文化,拉近历史的焦距,让两岸百姓切实感受到乡情的珍贵和亲情美好,同时也增强了两岸相依相伴共生共荣的思想认同。
    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党组书记梁国扬在开幕式上说:“由中华祖先创造并时代传承的姓氏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血脉传承,昭示着两案同胞共同的宗亲关心,印证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录;论坛以宗亲血缘充分印证闽台只见的亲情和渊源,以闽台亲情的认同,引证民族的认同,以家族的团结促进民族的团结。”
    中华文化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在开幕式上为本届海峡百姓论坛作《家在国中卿卿我我,国在家中生生不息》的主题讲演时这样说道:“海峡两岸一家亲,中华人民心连心。”他表示,这次的“海峡百姓论坛”已经汇聚了一本厚厚的《家国文化探流索源》。家国情怀,犹如源头活水,存在于“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中,存在于“同宗同祖,中华一体”中,也存在于“同一世界,普天之下”中。
    随后,论坛开幕式现场还举办了闽台同姓宗亲团体《长期合作交流协议书》签订仪式,闽台同姓氏青年学生联系交友,闽台同宗、同祖祠堂对接活动。全体嘉宾欣赏了闽台百姓家规族训书画展和缪法宝书画展,参与了姓氏文化谜语活动。杨氏家训独具一格,受到参观者的称赞!
    当晚在会展中心举行了大型的文艺欢迎晚宴。
第七届海峡百姓论坛在武夷山会展中心举行第七届海峡百姓论坛在武夷山会展中心举行
弘 扬 中 华 文 化   促 进 家 国 情 怀
一漳台杨氏族谱对接之浅谈
     参天之树研其根,怀山之水究其源;世间之人有其祖,漳台两岸系一家。慎终追远、敦亲睦族乃中华民族优良之传统。谱牒乃记录传承之载体,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上溯甲骨文时代,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沧桑之史。漳台两岸一条根,饮水思源血脉深。赤子情怀穿海峡,民族认同报祖恩。
    漳州乃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现台湾人口中35.8%的祖籍系漳州。漳台两地民间族谱多达数千部。其中杨氏就有几百部族谱,可以说漳台族谱对接是两岸杨氏血缘相亲最好的历史见证。多年来我们致力推动漳台杨氏族谱的收集、整理与对接工作,先后组织编撰出版《漳州杨氏》与《台湾杨氏》和《中华杨氏》等各地族谱两百多部。并在海峡两岸百姓论坛漳台族谱展、人民大会堂和武夷山及厦门海峡杨氏文化论坛活动中进行对接,为两岸杨氏同胞提供了寻根问祖之便捷通道,有力促进了漳台民间两岸文化交流。为“五缘”文化对接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历史上,中原人向南方的三次迁徒,都有杨姓入闽,属弘农杨震后裔。第一次西晋“永嘉之乱”。第二次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87姓部将入闽开漳立业。随行有杨永、杨珍等府兵校尉,杨統为玉钤卫昭信校尉,辅助陈元光创建漳州。
    此外,弘农龟山公杨时派系。宋代,其后裔杨松月肇漳,为开霞漳始祖。传至杨大成,子孙开派南诏、美山。其第八代孙二甲进士广西参政杨表后裔遍布台湾各地。   
    杨表,字介章,更字汝中,号见湖,生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于明嘉靖辛丑年(1541年)去世。杨表自幼敏而好学,智虑超俗,明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67名进士出身。《明一統志》载,“杨表,龙溪人,正徳甲戌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升郎中,督税两广,劳业大著,擢知长沙府。清慎自持,改知雷州,兴学校,表节义,浚水利,作文以祭城隍,猛象为之出境,郡人异之。升浙江盐运使,削去常例。浙人谓三十年来清官,杨表一人而已。升广西参政,致仕以廉介终其身。”其事迹,还记载于《龙溪县志》、《漳州府志》、《四库全书》及《杨氏族谱》。
《明一统志》卷七十八 杨表
    杨表一生清廉,办事公正,受到朝廷的重用,也深受百姓的拥戴。据现珍藏于东山县图书馆的《杨氏族谱》载,其在广西任右参政时,“其政教之善,播于群黎。”由于父亲去世,按例需辞职返家守孝三年,当地百姓感其恩泽,临行时“有留靴而朝夕拜祝者,有塑像而岁时庙祀者,有缙绅士庶而泣下郊送者。”
    非常遗憾的是,杨表守孝期满,即将复职时,却突然去世,令人扼腕。葬于龙溪县二十六都赤岭保,即如今的霞店美社。由于杨表一生清廉,高风亮节,去世后,其神位被供奉于乡贤祠,享受万世祭拜。据《杨氏族谱》载:“嘉靖君聘联:会计有方,事不劳而必集。操持罔玷,历千古而弗渝。”更是对杨表一生的高度赞誉。
    还有弘农杨选派系。宋末,杨选三子杨光为、杨光复、杨国光随文天祥抗元,杨光为败退台湾,杨光复守泉州,杨国光守漳州,居钱塘巷八角井脚,系漳州赤岭祖,子孙开派诏安樟朗。    
    伴随中原等外籍人口的大量迁途进入漳州开基创业的杨氏,自宋元开始至明清时期漳州杨氏随各大姓氏大规模向台湾移民,繁衍发展,传衍至今。
    漳州迁台姓氏,目前已知最早见诸古谱文字记载的是长泰的杨延济。据清嘉庆年间编修的《陶塘洋杨氏家谱》记载,杨延济的先祖杨统,于唐初随陈元光入漳,杨统的十五世孙杨仕休,是陶塘洋杨氏始祖。杨仕休长子杨令闻,因任官迁往甘肃四川,于宋天圣元年(1026年)又迁回漳州,定居长泰人和里陶塘洋,即今陈巷镇雪美村,为陶塘洋杨姓一世祖。十九世孙杨廷济,名宜。据世系推算约于明永乐年间(1403一1424年)迁往台湾。今台湾各地其后裔众多,兴旺发达。
    漳浦佛昙杨亮节支系。乃宋度宗的淑妃杨氏之弟,生三子。长次二子传裔金门,隐居官澳,以耕山渔海为生,其三子杨盛为佛昙始祖,谥世隆。   
    南明永历十八年(即清康熙三年,1664年)漳州府龙溪县杨巷摘(亦写成杨茗摘)率众进入台湾。清康熙末年(约1721年)蓝鼎元讨朱一贵时所写的《请宽杨姓株连书》中说:“沟尾庄杨姓数百人众居己久,室家妇子相安耕凿。”此属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把中华文化体系和政治制度移植台湾,使得闽南文化在台湾日益传播。
    长泰杨海支系。其后裔杨敦素于清康熙年间迁居台湾彰化溪湖、南洋。
    朝阳开基祖杨德茂。于清雍正(1726年),第十八世四房杨发迁居台南善化。
    华安丰山碧溪杨仕休支系。其十五世世绍(泰生之子)迁居台湾开基发展。
    平和杨屋坪始祖杨世熙后裔杨国策,于清中期迁居台中县辽东。
    南胜义路埔杨姓始祖杨乐善,后裔迁居台中乌日乡。
    杨景素(?-1779)江南甘泉(今江苏扬州)人。提督杨捷之孙,古北口总兵杨铸之子,乾隆十八年,授福建汀漳龙道。漳浦民蔡荣祖欲为乱,景素率营卒擒斩之。调台湾道。厘定汉民垦种地,并生熟番界址。擢两广总督,四十三年,调闽浙。疏言:“浙西歉收,总督杨廷璋请拨台湾仓谷十万接济。北风盛发,未能即到。请于福州、福宁、兴化、泉州四府属拨仓谷十万,听商运赴嘉、湖出粜;仍饬台湾运归四府补仓。”得旨嘉奖。四十四年,调直隶。荐于易简为布政使,上以易简为大学士敏中弟,责景素。十二月,卒,赠太子太保,赐恤如例。  
    云霄云陵北门始祖杨胜。长房杨萌樟、号东山、名章,因平台湾有功,升为左都督,诰封荣禄大夫。 
    角美碧湖杨巡支脉。清道光(1821一1850年),裔孙杨东山入垦台北,衍蕃成族。
    碧湖西杨应惠支脉。后裔迁入台湾渔耕为生。
    龙海白水金鳌杨天浩支脉。其后裔传衍台湾。
    郭坑扶摇开基祖杨赤支脉。其后裔杨耳、杨再根、杨勇于民国期间迁居台湾。
    靖城东坂始祖杨贵华其后裔杨藩,于1933年迁入台湾。
    东山美山杨油滓支系。抗战胜利后,其十八世杨成龙、十九世杨添国被派往台湾成家立业,1949年仍有20人徙台。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军队撤离大陆时,从漳州带走一批将士与壮丁,如杨逢年旅长部下等。
    数千年来,中华杨氏创造了无数耀眼的血脉文化,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绚丽多彩的文化传承。闽台杨氏裔孙敬宗爱祖、敦亲睦族的光荣传统和回报社会、造福桑梓的奉献精神,彰显先贤之荣耀,我们因此而感骄傲与自毫!
    而今,通过两岸政治,文化,经贸与民间艺术的深入交流与互动,祝两岸人民:
    一依之水,两岸相隔,五缘对接,百姓论坛。文化交流,艺术共享,资源整合,共铸辉煌。
    历史无法穷尽,族谱代代相传。漳台血缘文化,弘农祖德流芳。
    愿漳台同胞:
    炎黄子孙,龙传人,同根共祖。望海峡,仰天长啸,情深意竭。六十相隔海涛涌,多少离恨云与月。看如今,以族谱对接,展奇绝。
    常沟通,消误解,增友谊,构和谐,续血缘,海峽百姓论坛,海西文化架天桥,艺术精华添光辉。促发展,创两岸双赢,齐飞跃。 
                   第七届海峡百姓论坛(武夷山)漳台族谱对接发言稿  弘农杨氏报主編杨子艺
                                                         2015年6月16日
弘扬华夏传统文化  彰显闽台时代精神
     —海峡两岸古玩书画收藏艺术交流意义之浅谈
    闽台情谊根深蒂固,华夏文化渊源流长。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的逐步深入,两岸文化与古玩收藏艺术交流,已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课题。以往多届的海峡文化论坛,两岸文化与古玩收藏艺术交流和展示,都把文化与经贸做为重点。第七届海峡百姓文化论坛(特别举行两岸书画展与族谱对接展),成为两岸五缘文化对接与古玩收藏艺术交流的重中之重。它反映的是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也是两岸关系发展一个客观的必然趋势,是两岸关系经过三十多年文化交流与往来的结晶。
    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与利益融合已十分的广泛和深入,人员往来也非常频繁,但各抒己见,迄今为止,根据台湾方面有关的民调显示,两岸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差距仍在持续发展,台湾同胞国家认同混乱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造成这种矛盾现象固然有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其主要因素是在李登辉、陈水扁统治的近20年时间里,文化“台独”盛行,“台独”文化大兴其道,大力炒作、操弄两岸同胞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种种疏离、矛盾、对立、敌意,以此作为对抗祖国大陆的筹码。在多年来的“台独”分裂势力的政治操弄下,刻意建构“台湾作为主权独立国家”国家认同感,把台湾主体意识被包装、歪曲成“台独”意识。而今两岸文化与经贸交流使两岸逐步地形成利益的共同体,但经贸交流主要以利益为取向,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难于影响到深层次的认同感、信仰与价值观。故而,文化交流与艺术展示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具有深远的意义。乃和平发展的必然需要。
    因此,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合作与整合,对两岸关系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两岸文化交流与艺术展示,可以深化两岸同胞的了解和理解,可以密切两岸同胞的感情,逐步建构起共同的新中华文化,形成两岸新的共同的文化认同。如果两岸只有经贸交流没有文化交流,或者文化交流不够充分,跟不上经贸交流的步伐,两岸关系也将出现崎形的发展。正如台湾学者张亚中先生所忧:两岸关系被“物质化”了。他认为“两岸关系物质化固然有助于两岸良性互动,但是并不必然能够加强两岸的认同巩固,有时可能反而会加深两岸认同的分歧,而强化台湾主体性的论述,”从而使“两岸在心理认同上逐渐愈来愈远”。也就是说,如果两岸没有充分的文化交流,台湾的所谓“主体认同”将根据台湾自身的国家认同塑造的逻辑,会越走越远,其结果将无助于两岸同胞共同认同的建构,最终将有损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第七届海峡百姓论坛在武夷山会展中心举行
    正是由于文化交流对两岸关系的重要意义,因此祖国大陆历来十分重视。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5年1月31日发表了促进当前两岸关系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中明确指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中更进一步指出:“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主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主席对台讲话仍然坚持并贯穿“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这条主线,讲话通过强调“四个坚定不移”,即“我们应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两岸一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有共同的血脉、文化、连结、愿景。在这基础上处理两岸“深水区”问题,给人以更多期待。进一步全面阐述其对台文化思想的精髓。
    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指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新形势,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坚定信心、增进互信,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本为一家。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两岸处于长期分离状态,文化建设各历史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台湾文化也蕴育了台湾同胞的台湾意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准确地概括了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以及台湾文化的特点。确实,尽管经过近百年的分离,但中华文化仍是台湾文化的主体,形塑着台湾同胞基本的生活方式。同时,在历史、地理和现实的多重外在环境影响下,台湾文化也兼具有自身的一些特色。如:台湾文化具有浓厚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当地原住民文化特色,同时还受到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的影响。使得台湾文化十分丰富多元。因此,台湾文化既有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一面,又确实有其多元化的一面。台湾文化与祖国大陆文化既有其相同、相通的一面,也存在着需要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的一面。这是我们所面对的两岸文化交流的现实。这使得两岸的文化交流比经贸交流来得更为复杂,成效也更为缓慢,更需要耐心和包容。
    随着台湾岛内形势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两岸文化交流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文化交流出现了积极发展的势头。两岸同胞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大力促进两岸文化的大交流。首先要将两岸文化交流纳入国家整体文化发展战略中。两岸文化交流要高瞻远瞩,宽阔包容,通过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努力提高两岸同胞精神生活的水平和质量,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在两岸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中共同建构起面向中华民族复兴的共同新文化。
    近年来,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充分发挥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和壮大特色文化产业,拉长创意研发设计、产品生产、推广销售的产业链,催生新型文化业态与五缘文化对接。我们多次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白鹭洲古玩城、裕兴古玩城、莆田工艺美术城等地开展文化艺术、古玩书画交流、海峡文化论坛、海峡两岸将军书画展,海峡两岸盆景奇石展,海峡两岸收藏精品展与工艺美术展等活动,文化交流,艺术共享,资源整合,互利共赢,成绩匪然。
    由漳州台湾海峡两岸连氏宗亲会,中国佛学书法家协会,收藏艺术报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连和中华海峽两岸连氏宗亲书画展”于2014年6月20日在台北国军艺术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书画展共展岀海峡两岸三地连氏及其他应邀书画家的书画作品一百二十多幅,作品以“连宗联谊,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为主题”。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亲笔为书画展题词,并在台北智库亲切地接见了赴本次活动的大陆连氏宗亲和书画家们,会上连主席向我们介绍了连氏家族在台湾的发展史,与两岸对接的细节及其他文化交流概况,对本次活动给以赞赏,并互赠礼物,合影留念。通过活动,既为两岸联谊架接桥梁,又增强了两岸同宗同族认同感,对弘扬传统姓氏文化,促进闽台族谱对接,繁荣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具有重大意义。真乃:
连风穿越融冰旅, 战果激扬赤子心”。永谋福祉促发展,平写和谐创双赢 。胜任在肩承伟业, 文化交流叙亲情。  六十相隔海涛湧,五缘对接构和平。
    通过“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 2014年12月17日在厦门市美术馆举行。)其主题为“两岸一家亲,同圆中国梦”。本届书画展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厦门市委宣传部、集美大学艺术学院、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为指导单位,中国艺术学会、北京龙山艺术院、厦门市美术家协会、福建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海峡两岸书画家协会联合主办。共展出来自海峡两岸书画名家的350幅作品。
    两岸一家亲,建共同家园——这是历史的选择,是民心所向。从民间角度促进两岸书画交流,对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书法交流展示活动,打造闽台两岸具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书画艺术品牌。本次书画展的另一特色是,突出民间性、基层性和草根性。不仅名家荟萃,大师云集,而且兼顾到了两岸中青年书画家,突出参与性,培育两岸共同的文化信仰。建立良性的互访交流机制。也能让两岸的文化更加繁荣发展。
    近年来,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十分活跃,逐步朝文化产业互补、惠及两岸民众的方向发展。两岸民众已成为两岸交流和往来的主体,正在成为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前行的核心动力。两岸一家亲,建共同家园,已经是两岸民意的主流。
两岸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书画展的突出特色是,突出两岸元素,实现从“登陆到入台”的双项文化交流,从民间的角度推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打造在两岸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两岸一家亲,建共同家园。正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渊源和难以割舍的民族情结,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两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没有任何理由不携手发展、融合发展。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两岸共享其利、同受其惠。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
    台湾文化,是中华大文化的一朵奇葩,扎根于祖国文化深处。在台湾近代史上,台湾文化承受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但它仍然吸吮着中华文化的乳汁,保持着中华文化的特性。两岸同胞同文同种,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中华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华夏儿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中。2011鉴宝中国行走进宝岛台湾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引领收藏时尚•指导投资收藏”2011年2月“鉴宝中国行-鉴宝•寻宝•赛宝”大型收藏文化交流活动首度走进祖国宝岛台湾!旨在推介一批奇珍异宝,讲述一段历史渊源,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古玩书画、文物古迹、收藏艺术是历史给我们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她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两岸历史文明的见证者,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亦承载了辉煌文明的成长与进步,历史流传下来的金石字画、竹木牙角等无不凝聚着古人先贤的非凡智慧,留存着沉淀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其生动地呈现出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变迁,给两岸收藏家与艺术爱好者提供着历久弥新的审美价值。
    本次收藏文化交流活动将充分体现出两岸同胞一脉相承的文化情感和同心同力的民族意志。在共同寻根中华历史繁盛气象的同时,切实地推进两岸的收藏文化交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海峡两岸,同根同族,海峡两岸的文物,是中华文明的共同遗产。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两岸文化交流的盛宴,更重要的是,她代表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兴盛之世“盛世兴藏”。大力发展民间收藏艺术与文化交流活动,对于推动两岸经济、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发挥民间社团优势,做好海峡两岸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工作,获取共赢,为加快建设福建文化强省与两岸和平做出贡献。
    一脉传情歌盛世,两岸寻启绘蓝图。大型电视百集纪录片《两岸寻启》开播仪式,于2015年11月22日在福建漳州宾馆海峡厅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名人政要与各有关单位嘉宾,共200百多人,欢聚一堂,共襄盛会,其乐融融!本次活动的宗旨是:宣传《两岸寻启》——两岸民俗文化艺术的开播仪式新闻发布会的信息,并以《两岸寻启》为载体,挖掘民间艺术瑰宝,再现民俗文化精髓。弘扬华夏文化交流,彰显闽台艺术精华。为两岸联谊架接桥梁与平台,增强两岸同宗共祖认同感,凸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 “五缘”之宗旨。坚持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聚焦亲情•共圆梦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综述所述,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与整合,不是为了交流而交流。它需要为两岸人民精神生活的提升有帮助,对两岸和平发展有帮助,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帮助。因此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应逐步从交流走向整合,要让两岸的文化交流成果走进千家万户,落地生根,从而形成两岸的文化共同体,建构优秀的新中华文化,让两岸的中国人携起手来,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文化交流汇高朋集思广益,艺术展示迎雅士博古通今。
    
炎黄子孙,龙传人,同根共祖。望海峡,仰天长啸,情深意竭。六十相隔海涛涌,多少离恨云与月。看如今,以书画交流,展奇绝。
    常沟通,消误解,增友谊,构和谐,续血缘,海峽百姓论坛,海西文化架天桥,艺术精华添光辉。促发展,创两岸双赢,齐飞跃。
      
                作 者: 杨毅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研究室副主任,全国台联协会副会长。
                     丁建南,福建省收藏协会名誉会长、厦门分会会长,闽台文化交流主任委。
                     杨子艺,中国书画月报、收藏艺术报主编。第七届海峡百姓论坛 讲稿!
    本文共分 1 页    
上一篇: “首届海峡两岸漳台杨氏文化论坛暨漳州杨氏对外交流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漳州宾馆水仙厅举行
下一篇: 记 军 旅 书 法 家 杨 永 让
相关新闻
·全球董杨童第25届恳亲大会在泉州举行 [ 2024-11-02 ]
·福清市姓氏源流研究会杨氏委员会 2024 年会暨第二届理事会就职大会成功举办 [ 2024-10-06 ]
·南平市延平区杨时文化研究会第四届会员大会隆重举行 [ 2024-08-25 ]
·世杨会发展的历程与意义 [ 2024-07-27 ]
·从先辈飘洋过海到联谊会盛举——杨氏的荣耀历程 [ 2024-07-24 ]
·马来西亚杨氏联合总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盛大举行 [ 2024-07-19 ]
·世界杨氏联谊会代表团马六甲交流之旅 [ 2024-07-19 ]
·弘农之歌 [ 2024-05-27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
弘农杨氏
暂无内容
阅读排行
·“一带一路中国梦”世界诗书画巡回展...
·“一带一路中国梦世界诗书画巡回展暨...
·首届“连和中华——海峡两岸连氏宗亲...
·亟待保护的明代进士杨表古墓
·杨子艺与陈美祥向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
·《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书画展—...
·紫气东来闽山闽水描秀色 金鸡喜报华侨...
·一带一路中国梦中国之道文明古国文化...
最近加盟名家 更多>>
点击查看详细
陈奇
点击查看详细
张际才
点击查看详细
大土三阳
点击查看详细
施鹤平
点击查看详细
仇官有
点击查看详细
杨和岳
新作展示 更多>>

活画大师吴增山水

活画大师吴增山水

徐三庚寿山芙蓉石印章“雪腾”

黄龙玉仙翁

和田玉貔貅

寿山石财神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本站介绍 | 艺术顾问 | 在线交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2012-2020 版权所有@ 漳州市芗城区聚艺轩书画店 Allcopyright (C)《收藏艺术报》 手机:13960023288 电话:0592-5607266
主管:收藏艺术报 总编辑:杨子艺 地址:厦门市芙蓉苑嘉园路191--101焦点收藏 闽ICP备18004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