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左庄伟
中国花鸟画自五代始分宫廷黄荃工笔重彩富贵体,和在野布衣徐熙水墨写意格,经纬分明,一千年来相辅主宰画坛,后代画家因自身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取向各施其宗,百花齐放。金陵女画家丁明,既师黄荃工笔体又从徐熙水墨格,将工笔与水墨融于一画,抒写典雅、静穆、圣洁的艺术形象,她是一位善于发现生活情趣而且极为聪颖的画家,生活中的她在观察和表现花鸟世界时,都怀着细腻的情思,这完全得益于她手不释卷善于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与她将生活艺术化的理想结合得如此和谐,更使得她的作品蕴含着一种反映精神境界的独特魅力、别具一格而引人注目。
丁明出生于鲁籍军人家庭,在军营中长大个性既有军中刚直和纯真气质,又有苏地的润柔善良,她自幼就不爱红装爱丹青,少年时曾师从学院毕业的老师学习西画素描写生,具有一定的造型基础功力,尔后赴南京艺术学院深造专学国画花鸟,又从师南京艺术学院工笔花鸟名家江宏伟和孔六庆教授,深得江孔虚实相生、高古野趣的朦胧之法,所作之图严谨、工致,富有博大、无限、含蓄、神秘之美。
中华民族绘画的哲学观是“天人合一”,花鸟画家一向视客观自然为人、为我,将物性、人性、与我姓融为一体,借物以抒发艺术家自己的理想与思想感情。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丁明以善画芙蓉花禽鸟名世。芙蓉花,又叫“拒霜”,在秋天摧花时节到来时,他能开放各色大花,更红艳。傲然怒放,绝没有一般花那样纤弱,可谓一生开落任东风,如宋人苏东坡的诗云:“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这是一种不畏艰难,无惧风霜,能在恶劣的环境下还能美丽的绽放,有着坚贞不屈的潇洒品格。丁明以自己不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喜好选择不同的芙蓉形态、色彩,赋予不同的环境,表现出圣洁、典雅、静穆意境,流露出一种有着热爱而平宁的心绪,令观者赏之思之,油然而生诗情画意,其实这正是花鸟画艺术的魅力所在。丁明的花鸟画已经建树起自己的艺术品貌,秀于金陵画坛。令世人瞩目和专家关注,是金陵艺术天空升起的又一颗明星。
作于江宁府地武夷花园“墨香居”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理论家、画家
|